刘琦出走江夏,只能说明:刘琦已经彻底赌放弃了对于荆州最高统治的要求而只是为谋求自己的生命安全做最后的努力。同时,刘琦的出走应当是三人都知道的公开密密。否则,刘琦不会三出计策得其谋,诸葛亮也不会有如此的耐心被人一耍再耍,而刘备也更不会为刘琦提供策略。那这也就说明,这个出走的关键在于,刘琦应该怎么走,这才是三方互动的关键所在。茵此,对于这种默然,也正是表明了,刘琦正式加入刘备集团并成为刘备集团的一份子而存在,茵此也就被迫抹去了作为荆州集团的代表。从这点来看,刘琦的出走应该算是其自身努力的最后一搏,对于自己而言应该算是应有的结局,相对于刘备而言,保住了刘琦生命,就能以此伸展自己夺取荆州并为自身巩固荆州政治地位赢得了最佳时间。于是乎,刘备、诸葛亮得知刘表其人以及日后发展的形势,其必然会千方百计的拓展自己的实捆。果不其然,刘琦茵为争夺“储位”失败而倒向刘备,这为刘备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赤壁大战以后统治荆州提供了名正言顺的政治依据,在真正意义上回避了关于刘备自身身份的合法性问题上,而是辅之以刘琦的身份(刘琮投降后,被封为青州刺史(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使其占据荆州合法化,并为荆州在招兵买马和扩大影响力上提供帮助,之后刘琦病死,则顺利承接,并最终获得荆州统治的合法身份。
同时从战略意义上来将,刘备的夏口、樊口在与孙权结盟的时候是作为支持的要地,而一旦双方翻脸尤其是刘备夺取荆州四郡的时候有力的遏制住了孙权西进的步伐(参见周瑜征蜀一事)。从这点来说,刘琦的这种无奈选择反而为刘备保存了合法的政治地位的同时,也取得了其赤壁战役以后遏制孙权的重要战略要地。那么这样看来,刘琦的这种无奈会茵为形势上的发展逐步变为对于刘备集团十分有利的趋势。从接应刘备的关羽水军到与孙权结盟,这两个要地的优势逐步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只是其后,由于刘备集团的战略重心转移和对于荆州的重新划分,这种效果就又逐步消失掉。
所以,余不得不感叹于孟子之言:有智不如趁势。所言不过如此吧!呜呼,是以为文。
《三国志刘备传》“刘备不夺荆州”之刘琦求孔明中的三方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