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根据Gringoire的《山岭的自述—从VT连招谈起》中有关V的检测的阐述,是否可以有以下的推导:实现附加伤害,是触发给予的,即当施放V后,检测V的范围内,是否有被投掷的敌方单位,如果有,则给予一段V的伤害(75),最多不会超过4段(5段的情况例外)。这一检测每0.25秒进行一次,共7次:
V之后的第0秒-第1次检测,
V之后的第0.25秒-第2次检测,
V之后的第0.5秒-第3次检测,
V之后的第0.75秒-第4次检测,
V之后的第1秒-第5次检测,
V之后的第1.25秒-第6次检测,
V之后的第1.5秒-第7次检测。
要保证四次附加伤害,就务必不能使T的施放落后于第4次检测,否则只剩下第5、6、7次三次检测,自然就只有3段附加伤害了。第4次是V之后的第0.75秒,所以要赶在V之后的0.75秒内施放T,这样VT的间隔临界值就不是0.98秒,而是0.75秒。
这有可能是魔兽实际运行后产生的结果(限于war3的运行效率,会有一些bug或者误差),也有可能涉及到我测试时的误差,也有可能是理论推导中的疏漏。这一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所以,V之后T的时间间隔临界值为0.75秒,是另一种说法。(Gringoire的结果是0.73秒--#)
VT施放间隔之先T后V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在面对T之后V的超短时间间隔,变速齿轮已经不能够称之为神器了,测试失败。
4倍慢速已经突破了我的反应极限(我无法判断小小的T、V何时出手,因为打出4段附加伤害的T、V连招的释放间隔时间太短了),而再慢的倍速又会导致游戏的卡顿。无奈只得放弃。
我想,要想解开T之后V的时间间隔的谜底,只有两种方法。一是能够知道小小的Dota源代码,这个其实才是问题的本质,在代码的高度看问题,就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称之为问题了;另外就还是采用实测的笨办法,此时更新实测的工具,目前可以想象的是,用录像软件录下4倍慢速(还是用变速齿轮)的先T后V连招,然后再找到视频分析软件,把这段视频的每一帧拆解开来,并配合时间轴,找到小小释放T和V的时刻,从而得到T和V的时间间隔。
实际操作的感觉证实,先T后V,很容易导致不能打出4段附加伤害的完美三连,说明这个TV施放间隔临界值还是比较小的。这也算是一种实践上的肯定吧。
采用如下的推论:因为T的持续时间只有1.02秒,至少要留出0.75秒的时间,用来触发4段V的附加伤害。即如果在施放T之后的0.27秒(1.02-0.75=0.27)内没有用出V,那么很遗憾,至少1段附加伤害就这么白白丢了。
所以,先T后V,TV施放间隔临界值为0.27秒。看,和0.98秒相比,还是短了不少吧?
综上所述,VT施放间隔临界值为0.98秒(一说0.75秒),TV施放间隔临界值为0.27秒。